1、选址:
(1)苗圃地选择:杜仲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(坡度不超过10°)、土壤酸性至微碱性、光照充足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光照充足、排灌方便、排水良好,pH5.5~8.0、不板结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好。
(2)种植地选择:虽说杜仲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,大部分都能成活生长,但不同土壤上种植杜仲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。杜仲种植土壤质地以沙质壤土、砾质壤土为最好,过于黏重、透气性差的土壤不适宜杜仲生长,所以种植杜仲地块选择尽量避开质地粘重的土壤。杜仲可耐轻度的土壤盐碱,在轻度盐碱地上仍能生长良好。在我市山区种植要选择土层深厚的地方,土层厚度不应低于50厘米。种植地应选在山坡的中下部,坡度不宜大于20度。容易干旱的地方宜选阴坡,容易多雨的地方宜选阳坡。地势平的地方地下水位宜在2米以下,而且要有灌溉条件和排涝设施,能保证春旱能浇,夏涝能排,要尽量避开无排涝条件的涝洼地。山区最好能靠近水库,以便干旱严重时能进行浇水。为了节约种植和管理成本,杜仲种植应尽量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地方,以便于经营管理和运输。
2、整地:整地是杜仲能否丰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。通过整地可有效地疏松土壤、加厚土层、清除杂草及石块,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,扩大地下根系营养面积,为杜仲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,确保整个树体的旺盛生长。
(1) 平地整地:平地营造杜仲丰产林,一定要要全面深
翻整地,以便以后在树下可以间作其他农作物。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整地修好灌水渠道,在地势低洼的地方要挖好排水沟,作到旱能浇,涝能排。平地除进行上述全面整地外,在苗木各栽植点还要挖栽植坑。栽植坑的大小视苗木大小而定,1~2年生苗木可挖长、宽、深各为50厘米的栽植坑,3~4年生苗木可挖长、宽、深各为80厘米的栽植坑。一般选择在春季栽植,应在上年冬季进行整地,以有利于土壤的风化及冻融作用,使土壤变得疏松;如果进行秋季栽植,则应于当年春季进行整地。
(2)山区整地:山区营造杜仲丰产林,应提倡梯田内挖栽植坑的整地方法,这样既能保持水土,又能局部挖大穴,满足植株根系的需要。尤其在容易干旱的山区,这种整地方法则更为适合。具体整地方法是,在山坡上先修好宽度为1.5~3米的反坡梯田(梯田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),梯田长度依具体地形、地势而定。梯田修好后,在梯田内按株距3~3.5米顺梯田中心线方向确定栽植点,以栽植点为中心挖栽植坑。如采用1~2年生苗造林,则栽植坑的大小应为长、宽、深各50厘米。修梯田及挖栽植坑时,应将地内杂草、石块彻底清除干净。在修反坡梯田时,务必把表土、热土留在梯田内,利用底层生土作地梗。梯田外沿要用石块和泥土修牢固,以防塌陷。